綜合新聞

【誓言無聲 初心永恒】對標踐行科學家精神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22-10-17    |    【放大】 【縮小】  |  【打印】 【關閉

  為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持續落實好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系列舉措,長春分院系統各級黨組織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見成效”活動。 

  20229月,長春分院系統100余個基層黨組織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組織開展“胸懷‘國之大者’賡續精神血脈”主題黨日活動,廣大黨員和科技工作者進一步對標對表科學家精神,深入思考個人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追求,凝練成團隊奮斗誓言,展現了新時代科技工作者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的初心抱負,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的昂揚姿態。下面,讓我們一起領略他們的風采!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機關黨總支 

  奮斗誓言 

  強化政治機關意識,聚焦主責主業,走好第一方陣。 

  自覺履行使命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建設模范機關。 

  團隊簡介 

  長春分院機關黨總支現有在職職工35人,其中黨員人數為32人,占比91%。多年來,長春分院機關黨總支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的決策部署要求,強化政治機關意識,對標政治機關建設的要求,以推動“政治過硬、組織過硬、擔當作為、高效務實、紀律過硬”的模范機關創建為工作主線,堅持抓機關帶系統,抓黨建促業務。設立“業務工作交流研討日”活動制度,推動部門工作與黨建工作同部署同推進,開展“弘揚老科學家精神、傳承科技報國情懷”、“胸懷科技報國之志、賡續創新精神血脈”等主題黨日活動,不斷提高機關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走好“兩個維護”第一方陣。疫情期間,分院機關全體黨員堅持沖鋒在前,勇敢逆行,得到了雙百共建社區和定點對接社區的充分肯定,有力發揮了政治機關示范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長春光機所光學設計軟件國產化技術蔣筑英攻關突擊隊 

  奮斗誓言 

  愛國奉獻、刻苦鉆研 

  刻意求精、勤于實踐 

  團隊簡介 

  突擊隊是光學軟件開發新軍,旨在自主開發一套統一平臺、統一數據格式和接口、高精度、可靠、易用的體系化軟件。密切結合光學系統設計實踐與特點,集成光學設計經驗,滿足現代軍民應用需求。突擊隊將發展先進的國產化光學設計分析軟件為隊魂牢記心間,積極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翁志成老師等在光學設計軟件開發中的經驗和知識,充分發揚刻苦鉆研的精神,確保光學設計軟件國產化早日實現,不負國之重托。 

   長春光機所先進光學與結構材料研究室 

  奮斗誓言 

  自主創新、科技報國 

  初心堅守、勇攀高峰 

  團隊簡介 

  團隊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在碳化硅陶瓷及其復合材料領域深耕二十余年,突破多項核心關鍵技術,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口徑/超輕量化碳化硅反射鏡材料制備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研制成功國際上公開報道口徑最大的f4.03m碳化硅反射鏡材料;研究成果應用于“吉林一號”星座系列衛星、高分十一號、天問一號、巡天光學設施及多項國家重大型號任務,打破了國外壟斷,解決了該領域“卡脖子”問題,促進了我國大型光電成像系統的跨越式發展。 

    長春光機所高精度復雜曲面光學系統先進制造團隊 

  奮斗誓言 

  精益求精鑄就大國重器 

  開拓創新滿足國家需求 

  團隊簡介 

  團隊潛心先進光學制造技術研究30年,全面突破了數控小磨頭、應力盤、磁流變、離子束等全頻段誤差一致收斂組合加工工藝,攻克了Null Lens、CGH、擺臂輪廓、子孔徑拼接等跨尺度多方法組合檢測技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制造技術及裝備,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與封鎖,完成了4.03m國際上尺寸最大的SiC非球面反射鏡的高精度制造,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研制100余塊大口徑非球面在國家23個重點型號任務中得到了應用,滿足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長春光機所先進光學成像理論與方法創新團隊 

  奮斗誓言 

  承長光拓域前行之志,譜先進成像方法新篇 

  團隊簡介 

  團隊圍繞制約先進光學系統核心性能發展的共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以先進光學成像理論與方法創新為主線、牽引光學系統先進制造技術提升為特色,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工作。團隊由光學中心中具有創新精神青年科研人員遴選組成,年富力強、勇于創新、甘于奉獻,學科結構合理、專業覆蓋面全。團隊承擔、參與并完成了若干重要科研項目,其中在大口徑變光瞳計算成像研究相關成果入選2020年度“國防科技十大進展”。 

  長春光機所薄膜技術研究室

 

  奮斗誓言 

  潛心鉆研,攻堅克難 

  先進薄膜及隱身技術,立足軍民,國際爭先 

  團隊簡介 

先進光學薄膜組從事光學薄膜的理論、制備工藝和相關測試研究?,F有鍍膜設備10余臺,涵蓋蒸發、磁控濺射、離子束濺射及化學氣相鍍膜等多種沉積方法。能夠鍍制反射膜、增透膜、濾光片、分光片、偏振片等多種光學元件,可鍍制光學元件口徑最大可達4m量級。實驗室配備齊全的檢測設備,可對薄膜的光學特性、薄膜光學參數以及薄膜非光學特性進行精確測量。先進光電功能材料是光學薄膜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團隊重點研究方向包括:頻率選擇表面、硅基近紅外高吸收材料,高隱身性能光電載荷窗口等。團隊具備設計優化、工藝制備、性能測試全鏈路研發條件。先后承擔了多個國家基礎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獎十余項,發表SCI、EI期刊論文150余篇,授權專利20余項。

長春應化所電化學發光及微納電化學分析研究組

                

  奮斗誓言 

  聚焦科技前沿和國家需求,推進國際合作和交流 

  團隊簡介 

  團隊致力于電化學發光及微納電化學分析材料、方法和儀器研制,順利主持及參與了多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國際人才計劃項目等,發表論文約300篇,與其他課題組合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團隊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參與組織了國際電分析化學研討會、國際電化學發光會議、國際電化學會年會和美國電化學會會議等會議及中科院“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 

  長春應化所彈性體功能復合材料技術團隊 

  奮斗誓言 

  追求卓越,砥礪創新 

  實事求是,科學報國 

  團隊簡介 

  彈性體功能復合材料技術團隊以彈性體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研究為基礎,通過與摩擦學、生命科學、光電子以及電磁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開展功能彈性體及其復合材料的前沿基礎、技術集成和工程應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彈性體材料設計與結構性能關系、復雜彈性體結構件的數字孿生設計、耐磨彈性體及摩擦磨損行為、生物醫用彈性體、柔性光電與傳感器件、電磁防護彈性體復合材料等方向。團隊現有研究員6名,項目研究員4名,副研究員3名,特別研究助理5名,助理研究員等14名,研究生17名,項目聘用人員60名。在 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Macromolecules 等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120余篇,被他人正面引用4000余次,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00余件,已獲權56件,申請國際發明專利1件。 

長春應化所稀土缺陷與光功能材料技術團隊

  奮斗誓言 

  將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以國家需求為導向,將科研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 

  團隊簡介 

  本技術團隊在稀土發光材料研發、交流LED,健康照明與顯示、稀土著色劑生產及應用、TSP測溫技術等多個領域取得優秀成果。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發改委、科學院、吉林省重大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軍工配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08年建立了百噸級碳熱還原工藝生產稀土發光材料生產線,2016年建立了世界首條稀土硫化物著色劑連續化隧道窯生產線。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81篇,發明專利授權35項,PCT國際專利取得多國授權。 

  長春應化所PEM氫電轉換技術研究組

 

  奮斗誓言 

  “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 

  團隊簡介 

  研究組圍繞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和雙碳目標的重大需求,在燃料電池、水電解制氫等方向上取得若干具有顯示度和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在組織結構上,引進多位百人計劃高層次人才,有效地增強了該方向的創新合力,為進一步開展先進化學電源科技創新奠定了重要平臺基礎。團隊在邢巍研究員的帶領下,先后完成數十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研究成果獎十余項,發表SCI論文>300篇,他引>8000次,H-index48,多篇被選為高被引論文,專利50余項。 

  東北地理所劉興土“黑土會戰”大安示范區青年突擊隊 

  奮斗誓言 

  當好突擊隊,鹽堿地再造米糧川 

  沖鋒陷陣“黑土糧倉”科技會戰 

  為國家糧食安全奮勇建功! 

  團隊簡介 

  劉興土“黑土會戰”大安示范區青年突擊隊成立以來,隊員們一直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敢啃硬骨頭的實干擔當,踐行劉興土院士“團隊協同,鍥而不舍,扎根一線,艱苦奮斗”老科學家精神,以示范區身邊老科學家梁正偉研究員、周道瑋研究員、楊福研究員聚力科研攻關為榜樣。 

       青年突擊隊積極爭創業務工作一流。相關技術和研究成果獲吉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獲吉林省農業主推技術3項、農業主導品種1個,培訓技術骨干1350名,發表SCI論文4篇,審定水稻新品種1個,登記牧草新品種3個,授權發明專利7項,申請發明專利19項,獲央視新聞聯播、央視4、央視9、人民網、科技日報、科學網等國家和省級媒體宣傳報道10余次。團隊成果受到了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專項以及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

  東北地理所劉興土沼澤濕地生態功能青年突擊隊 

  奮斗誓言 

  傳承興土精神,深耕濕地領域,面向國家需求,為踐行“兩加快一努力”奮斗目標,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再立新功 

  團隊簡介 

  針對我國東北地區濕地退化嚴重,功能下降的現狀,青年突擊隊在武海濤研究員的帶領下,以劉興土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學習老科學家甘心奉獻的精神,對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長白山區、大小興安嶺地區濕地進行細致翔實的野外調查,行程萬余公里,掌握了東北濕地退化的現狀、驅動因素及面臨的保護困境,并研發了水、土、生物等多要素一體化的濕地修復技術體系,應用于吉林省、黑龍江省16個保護區,取得了顯著成效,并獲2022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研項目支持。 

  東北地理所“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長春示范區臨時黨支部 

  奮斗誓言 

  樣板先行,萬畝示范引領薄層黑土保育 

  科技賦能,黑土會戰支撐大國糧倉廩實 

  團隊簡介 

   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長春示范區項目團隊由責任所領導、技術負責人、青年突擊隊隊長和隊員組成。團隊主要人員58名,平均年齡42.7歲,45歲以下43人占74%,其中正高和副高級職稱人員分別為28人和17人,專業背景涉及土壤學、耕作栽培學、植物營養以及遙感科學等研究領域。項目團隊針對吉林省玉米主產區土壤退化、農業產能低等問題,重點構建并示范推廣以“梨樹模式2.0”為核心的黑土保育與糧食產能提升綜合技術模式,旨在為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提供科技支撐和模式樣板,促進農業、資源與環境協調發展。

  東北地理所大豆第一黨支部 

  奮斗誓言 

  牢記使命,筑基種業魂 

  不忘初心,賦能大豆芯 

  團隊簡介 

      東北地理所大豆第一黨支部由大豆功能基因組學學科組和玉米遺傳與分子育種學科組兩個學科組組建而成,支部共有黨員13名,其中在職黨員12名,流動黨員1名。具有高級職稱5人,具有中級職稱7人,初級職稱1人。支部黨員將求真務實、勇于創新貫穿于支部的工作中。面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戰略需求,通過長期技術積累和實驗研究,支部黨員利用分子設計育種和雜交育種的方法培育高產、優質、抗逆和適合機械化耕作的大豆新品種9個和玉米新品種8個;建立了大豆分子模塊設計育種體系與分子輔助的現代流程化玉米育種體系,實現了大豆品種“個性化”“定制化”選育,培育出“東生”系列高產和耐鹽堿大豆新品種。所研發的新技術破解保護性耕作與糧食高效生產的矛盾,得到了國家、省部級及地方的高度認可。

  長春人衛站激光測距科研團隊

 

  奮斗誓言 

  爭為科學家精神的攀登者。樹立敢為人先的自信和勇氣,潛心鉆研,醉心學術,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敢于探索別人沒有探索過的方向,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 

  團隊簡介 

  團隊主要從事空間目標激光測距技術及應用研究,包括數據分析,激光通信,時間比對、天基激光測距及偏振探測等?,F有科研人員14人,其中研究員1人,副研究員2人,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余項、國家重大JMRH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多項、橫向課題40余項,3人入選中科院人才項目“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發表科研成果近百項。曾獲總裝備部科技進步集體二等獎,長春市突出貢獻專家,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長春人衛站空間目標光電觀測新技術團隊 

  奮斗誓言 

  爭當勇擔歷史責任的有為青年。自覺把個人融入時代發展的脈搏,把個人價值追求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緊密聯系起來,胸懷科技報國的夢想,努力科研,把國家需要視為畢生追求。 

  團隊簡介 

       空間目標光電觀測新技術團隊主要圍繞空間目標探測與識別、精密軌道確定以及光電探測新方法等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利用現有的多臺(套)光電觀測設備出色地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一系列任務,多次獲得國防科工委、國家天文臺、中科院人衛系統中心的表彰和獎勵。發展至今,研究室已逐步建立起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光電觀測及應用研究體系?,F有固定人員18人,具有博士學位10人。近5年,研究團組成員主持及參與中科院先導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吉林省自然基金等科研項目30余項,3人入選中科院人才項目。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7項,軟件著作權2項。

  長春人衛站理論研究室 

  奮斗誓言 

  爭當科學家精神的傳承者。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無私奉獻的家國情懷,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科技報國的高尚情操,傳承和發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用我們這一代的奮斗,承擔起我們這個時代的責任。 

  團隊簡介 

  理論研究室以天體物理學為主攻方向形成了較為合理的學術梯隊,共有科研人員4人,其中副研究員1名、助理研究員3名。研究領域涵蓋了行星物理、規范場理論、伽馬射線雙星、中子星物理等研究。主要開展太陽系小天體物理性質的觀測與統計研究;行星系統形成與演化研究;新的規范方法模型研究;伽馬射線雙星高能輻射的產生機制研究;中子星物態與內部結構的研究。已發表SCI論文50余篇,EI及核心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余項。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每日_实拍国产女同闺蜜磨豆腐视频在线_JAPANESE日本护士XX在线_2021国产在线